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目前中国房地产走弱、人口老龄化、社会债务负担加重等与日本是相像的。特别是中国地方债问题严重。
但是中日有许多不可比拟的地方。
一,中国是超大型国家,可以实施“以内循环为主,以外循环为铺的双循环战略”,且具有巨大的市场。而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出口导向性国家,日本是非常依赖外贸中等国家,所以“广场协议”一签,日本外贸急剧下降,国内制造业快速下滑,房地产崩盘。
二,在新兴产业方面,日本根本没法与中国比,如互联网、5G、数字经济、新能源、电动车、大飞机,还有造船、航天、军工等。
三,日本不是一个主权国家,是美国的附庸。中国的事情,中国政府可以说了算。美国联合盟友打压中国,但中国在政治、军事、经济等各方面可以与美西方抗衡。
中国房地产问题确实严重,而且房地产问题也是金融问题,牵一发而动全身,但软着落要有一个过程。
中国的地方债问题急需解决,中泰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提出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中,存在相当一部分隐性债务,而且这部分债务的举债成本比较高,需要通过发行低成本的债券来置换,如中央财政发特别国债来置换地方债,允许地方政府获得发行再融资债的一定额度,通过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的低息资金来降低债务成本;此外还可以考虑拉长债务期限,非债券类债务展期等建议。
中国解决内需必须解决贫富分化问题、就业难问题、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。老百姓手里真正有钱了,需求不足问题才能有效解决。
服务业中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在中国绝不能市场化。医疗的市场化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很大,且使美国的GDP虚高。
中国要加强预期管理,有效应对“黑天鹅”事件,防止“灰犀牛”事件的发生。
